杉木油中柏木烯和柏木醇的测定方法研究(二) 即样品的加标回收率较高

(2)精密度的杉木验证
表1为方法的精密度验证数据。
由表1可知,油中研究α-柏木烯、柏木柏木β-柏木烯和柏木醇对内标物响应值的烯和RSD分别为2.27%、2.48%和2.80%,醇的测定说明该检测方法的杉木日间稳定性较好、日间精密度较高。油中研究
(3)标准曲线和检出限的柏木柏木测定
图3是以目标成分与内标物峰面积的比值为横坐标(Ai/Ao)、以目标成分与内标物浓度的烯和比值为纵坐标(Ci/C0)绘制的α-柏木烯、β-柏木烯和柏木醇的醇的测定标准曲线图。
由图可知,杉木在α-柏木烯、油中研究β-柏木烯和柏木醇的柏木柏木浓度分别为0.035~2.263、0.052~3.342和0.040~2.560mg/mL的烯和范围内,其检测的醇的测定线性相关性较好,对应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9、0.9999和0.9988。根据S/N=3计算得到的α-柏木烯、β-柏木烯和柏木醇的检出限分别为0.0432、0.0478和0.0415mg/mL。
(4)加标回收率的验证
表2为目标成分含量已知的杉木油样品在不同加标水平时的加标回收率。
由表可知,在对样品进行60.06%、80.08%和120.13%水平加标时,α-柏木烯、β-柏木烯和柏木醇的加标回收率均在96%~109%之间,即样品的加标回收率较高,这表明该方法是一个较为准确的检测方法。
2、内标法与面积归一化法的对比分析
表3为同一样品采用面积归一化法和内标法检测α-柏木烯、β-柏木烯和柏木醇的结果对比表。
由表可知,面积归一化法的检测结果比内标法检测结果高,这是因为在该方法所采用的色谱条件下并非样品中所有的成分均能出峰,因此样品总的峰面积较低造成目标成分含量检测值偏高;相较于面积归一化法,采用内标法检测目标成分时的RSD值较低,分别为3.27%、3.32%和3.34%,说明内标法检测α-柏木烯、β-柏木烯和柏木醇的稳定性更好。
三、结论
本实验以茴香烯为内标物,采用HP—FFAP毛细管柱对目标成分和内标物进行分离,建立了α-柏木烯、β-柏木烯和柏木醇的气相色谱内标检测法。结果表明:在建立的检测条件下,内标物不与目标成分的峰重叠且目标成分之间具有良好的分离度;连续5天的检测过程中,α-柏木烯、β-柏木烯和柏木醇检测的RSD在5%以内,检测的日间稳定性较好,精密度较高;在α-柏木烯、β-柏木烯和柏木醇的浓度分别为0.035~2.263、0.052~3.342和0.040~2.560mg/mL的范围内,其检测的线性相关性较好,α-柏木烯、β-柏木烯和柏木醇的检出限分别为0.0432、0.0478和0.0415mg/mL;对样品进行60.06%、80.08%和120.13%水平加标时,α-柏木烯、β-柏木烯和柏木醇的加标回收率较高,均在96%~109%之间,说明实验建立的检测方法准确性较好;相较于面积归一化法,内标法用于检测样品中的α-柏木烯、β-柏木烯和柏木醇具有更高的可信度和更好的稳定性。因此,本实验所建立的柏木烯和柏木醇的气相色谱内标法是一个精密度高、回收率好的检测方法,可用于定量检测杉木油或柏木油中α-柏木烯、β-柏木烯和柏木醇的含量。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中国食品添加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相关链接:β-柏木烯,α-柏木烯,柏木醇
相关文章
- 近年来,我市以县域商业建设行动为抓手,紧紧围绕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狠抓商业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渠道进一步畅通,农民增收和消费提质实现良性循环,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县域商2025-05-09
血清药物化学结合网络药理学探讨养心氏片治疗冠心病的物质基础与 作用机制(一)
目的探讨养心氏片治疗冠心病的药效物质基础与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HPLC-ESI-Q-TOF-MS/MS技术对养心氏片(Yangxinshitablet,YXST)的入血成分进行分析;利用STITC2025-05-09- 为保证川乌与草乌的合理用药,本文对川乌与草乌的鉴别特征进行总结分析,并对两者的研究进展展开综述。川乌与草乌源于同一原植物的不同部位,两者外观性状相似,可以通过显微鉴别以及理化鉴别进行明确区分。川乌与草2025-05-09
- 板栗属壳斗科栗属坚果类植物,在世界范围内被作为重要的农作物之一。板栗深加工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板栗壳仍以燃烧和自然腐烂等方式处理,这样既造成了资源浪费也不利于环保。据资料显示,板栗壳中含有色素、有机酸、多2025-05-09
- 电商平台上“门票代抢”依旧火爆 编辑:汤晓雪 来源:北京日报2025-05-09
- 2025-05-09
最新评论